Sunday, July 15, 2007

为了你,这座古城已等了千年

得记些什么,可是不知从何下手。
吊脚楼,沱江水,莲花灯,守墓人。。。

大凡异乡人,多是慕着沈从文的大名而去的。想来有些遗憾,于我,是先有了《等等等等》,再有了沈从文,直至今日,才终有了《边城》。
多谢一场大雨和一场阳光,独自一人,对着大河,安静地读到那一句“也许明天回来”。
然而凤凰其实并非茶峒,沱江也并非酉水。无妨,先生笔下的与眼前此番,同是一个湘西,同是一个边城。

清晨的雾气中,河边洗衣娘话着家常,伴着雀声、虫声和洗衣声;垂钓的老者独坐岸边,目不转睛地望着前方。巷子里,做姜糖的人家当街拉着糖,绕、然后拉、然后再绕、然后再拉;着苗服的妇人自顾自编织腰带,一旁是各式银饰。
大河上,三两只鸭子扑腾着戏水,无惧撑着船哼着山歌的船夫,那歌声嘹亮得好像能够穿透两岸的山谷。
饮尽甜酒,湘黔蜀三地的阿妹阿哥纷纷背起背篓,赴那五日的山江之约。
先生墓前的大石旁,守着的那位老人,念叨着石上的那些词句,这一念就是数十年。
暮色渐浓,水面泛起烛光点点,祈福的人们点亮河灯,美好的祝愿也随着水流渐飘渐远。

这实在一个太适合发呆的地方。
宁静的小城,美丽的苗家姑娘,万态的世情,悲悯的芸芸众生。一如先生清新的文字。像是朦胧又真切的印象,观到最后,总是唏嘘。

离开的时候才看到那硕大的广告牌和多少有些煽情的SLOGAN。
为了谁,沱江水淌了千年。
为了谁,凤凰山峙了千年。
为了谁,翠翠守了千年。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