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15, 2010

西游记(十三)

2010年10月5日 乌鲁木齐-上海

在乌鲁木齐的最后一天,睡到自然醒的感觉真好。醒来之后,望着四周粉色的墙,突然有种怅然的感觉:每次我都说我会再来的,但每一次却都遥遥无期;是应该珍惜当下的,至少是看得见的眼前。在塞里木湖边蒙古包的那晚,能够笑着流眼泪,是因为真的可以微笑,不纠结了。

乘公车去新疆博物馆看女尸,然后暴走回来。看到那张洛阳、长安、金城、甘州、肃州、沙州、西州的地图,想着下次该沿着这一条线走一下吧。to go list里有太多的地方还没有去,to do list里也还有太多的事情还没有做,人生苦短,好好珍惜当下。

上飞机,不再有来时的惊喜。不过这样也不错,太多惊喜反而会使脆弱的心脏受不了吧。

西游记(十二)

2010年10月4日 乌鲁木齐-吐鲁番

去铁扇公主的家了。对于未能乘到大河沿的火车略有些遗憾,但这些遗憾终于还是被欢乐的维族小品给抵消了。这是此行第一次如此纯正地看到维族人的娱乐世界:维族人的电影、歌舞、小品,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车上的其他人都很欢乐地笑着,让人相信这是一个很欢乐的世界,这就是所谓万事万物都是有原因的吧。

话说新疆的电视台是每个电视台讲一种语言,常常会看到同一时间不同的台在放同样的节目,但说的语言却是不同的,在外族人看来阿拉伯文字都差不多,但其实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甚至蒙古族,都各有各有语言和文字,互不相通。

因为时间赶,去吐鲁番就去了两个地方:高昌古城和葡萄沟。高昌是玄奘被困了很久的地方,因为高昌王不放他走,玄奘只能在此讲佛法。城不大,周长5.4km,一边就是火焰山。很难想象在如此寸草不生的地方,怎么会孕育这样的文明。可汗堡、讲经塔,还有大佛寺的残垣断壁,只是修缮工作的正在进行和招缆生意的驴车让人不免有些败兴。

在最热的时候去了最热的地方之后,终于可以在清凉的葡萄架下吃葡萄了。无核白好好吃,清甜却不腻,还有哈密瓜也巨甜,敞开肚子在这里吃到撑。

临走的时候,为啊克拉玛依小分队的叛逃人员啊和依小朋友以及其他男人们一人买了一顶维族小四方帽,很期待他们一起戴上集体亮相时的造型。决定啊克拉玛依小分队之后去K一次歌,只唱新疆雷人歌曲。

Thursday, October 14, 2010

西游记(十一)

2010年10月3日 巴音布鲁克-乌鲁木齐

新疆的路其实算是修得很好,所以这一天的路就显得极为不堪,虽然跟我走过最烂的路相比,还差了一大截。

在山里行车,总是令人欢喜的。九曲十八弯的险,时不时见到翻车的刺激,山体的雄浑亦或秀美,小溪的潺潺汩汩,还有到达最顶端时,如镜子一般的雪。如果说昨天的一路是一望无垠的辽阔,今天的216国道则是荡气回肠。

在路上的时候,得知了space即将关闭的消息,于是又要准备搬家事宜。什么时候,当社会最终进化到blog彻底退出的时代,也许那时twitter也都已是老者,这项具有仪式感的事业,又会回归其最原始的方式,因为,这才是它本身存在的意义。

晚上吃了闻名遐尔的五月花,口味大多已汉化,跟一路上吃的那么多拌面、汤饭(其实是面片汤)、丸子汤、抓饭,还有最给力的肉串相比,就连我这个外乡人看来,都觉得实在是差一截。唯一令人感动的是羊排和馕包肉里的羊肉,一个香脆,尤其是连着骨头的地方,另一个则口感酥软浓郁,就连肥肉也入口即化。

西游记(十)

2010年10月2日 那拉提-巴音布鲁克

终于在去往天鹅湖的路上策马驰骋了一番。在遇到一片沼泽后,小马犹豫了一下,于是这便成了终点。据说沼泽深处的水会高达腰际,小马不敢往前便也是自然之事。因为无法进到沼泽深处,白天鹅便也只能远远一眺,更何况天气转凉了,天鹅也都陆陆续续地开始飞走。不过小马始终是给力的,大步奔跑的时候真的有飞翔的感觉。

然后便是那绵绵延延的九曲十八弯,相似的景致看了太多,多少会腻,好比曾经的雪山、石窟,和现在的落日。

住的地方有老板跟马景涛和斯琴高娃的合影,据说当年来这里拍戏曾经住过。是讲东归的故事。

不知道为什么,老是觉得在新疆才待了没多久,可是一转眼,却已经离开北疆,到达南疆。而明天,又要踏上回北疆的路。不过,想到回乌鲁木齐就能吃上烤全羊,就又从心里兴奋起来!

西游记(九)

2010年10月1日 塞里木湖-那拉提

这次是草原,空中的。夹在两山之间,所以两边是雪山,而河谷间的那拉提,却常年绿草如茵,即使在最冷的季节。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那拉提的某片草场,据说是当年成吉思汗二儿子的赛马场。每年水草肥美的时候,骁勇善战的武士便奔腾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腰射大雕”。但纵使只识射大雕,毕竟也曾经一代天骄过。

Wednesday, October 13, 2010

西游记(八)

2010年9月30日 乌尔禾-塞里木湖

传说中王母娘娘的瑶池就是塞里木湖。到达的时候,正是傍晚阳光最好的时候。水很冷,要不然真想脱了鞋下水玩耍。塞里木湖像海一样,水很蓝,雾气缭绕,使得远处的山都变得不那么真实,有如仙气。倘若这里真是瑶池,西王母率一众仙女从雾气缭绕的昆仑山下到池中,光靠想的就觉得很美。

晚上再一次住在湖边的蒙古包。去年的此时坐在黄河边的窑洞里的土坑上,遥看滚滚黄河水;今年此时,坐在蒙古包里,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深夜走出蒙古包,满天星光,记忆中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银河,还有猎户座。屋内,则是整整齐齐的10个酒瓶。哭就痛痛快快地哭,笑就畅快淋漓地笑,然后睡一觉,第二天继续生活。

Tuesday, October 12, 2010

西游记(七)

2010年9月29日 禾木-乌尔禾

腿不像是自己的时候,着实有些担心成为别人的负累。 想过千千万万种可能,如果不能走了就把我一个人扔在禾木,我找辆车去乌鲁木齐,然后直接回上海。晚上出去觅食的时候,走得很慢,但是仍然一直走着,不想让人觉得很弱,不想让人帮忙背包,不想让人扶。自己为自己负责,带这些东西出来就做好了自己背的准备,腿废掉了也是自己造的孽,怨不得别人。

还好早上起来的时候似乎恢复了大半(赞一下我的自愈能力!),又还好从这天开始,进入包车段。其实自驾会更给力一点吧,只不过众所周知新疆的路都是一眼望不到头,两边则是类似的山、沙、牛、羊、白桦林,很容易开着开着就忘记了速度和时间。

前不久有一个北京的团在禾木翻了车,于是现在除了景区的车和政府的车,其余一概不准入内。恐怕这多多少少也带着游戏规则制订者的一己私欲在其中吧。其实哪里的山不容易翻车呢?注意安全固然是重要的,但难道禁止一切车辆入内就是一劳永逸的办法么?不如好好想想怎样加固防护栏来得更重要些。

往乌尔禾的一路,天色都奇奇怪怪的,一会儿晴,一会儿雨,一会儿雪,一会儿冰雹的。好不容易露出的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洒下来,照在举家迁徙的骆驼们身上,有种安宁感。

刚到魔鬼城的时候还是乌云大作,直到转完一圈准备离开的时候仍然如此,本以为会看不到夕阳失望而归。回去的时候想着换一条路走,就爬上了附近的一个小沙丘,天空这个时候开始给力了,尽管没有漫天红霞,暗处的青黛色的沙丘,衬上玫瑰色的天空,还是让这一天,结束的如此美好。

连着两天出现这样的惊喜,何尝不是一种幸运。暂时把未能看到五彩滩的遗憾抛下,好运气也得省着点用。

西游记(六)

2010年9月28日 黑湖-禾木

清晨起来,下雪了。

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夜晚,跟这样一群人,挤同一个大通铺,数蒙古包顶上的星星。夜里醒来,不用问身边的人是否也同样清醒,只是静静地,一起听雨。然后在清晨,看到雪。你们都说上半夜有火烤很温暖,但下半夜火灭了就冷了,其实我一点都不冷,一直都不冷,因为我在中间,你们围着我。

徒步第二天。荒原变少了,山间的路变得多了起来。漫山遍野的金黄色落叶,还有远处各种金、红、绿,浓郁的秋意如同一幅有着厚重色彩的油画。都很好,即便到最后,整条右腿都好像不是自己的了,每一个关节处,都无法弯曲,即便直到现在,还会隐隐作痛。

我问你,徒步是为了什么,旅行又是为了什么。你说为了挑战自我,你说为了享受快乐。然后你问我,你呢。其实我也说不清,挑战自我固然是有意义的,但还有什么比在一起的欢愉更欢愉的呢。说得对,这是一件愉快的事,挑战极限只是让其愉快的一个方法,却并不是目的所在。明白自己的极限所在,并且在自己的极限内享受最大的欢愉,这才是徒步应该有的样子,作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人负责的人。至于旅行,我早就说过了,它让我在另一个地方,找到另一个自己,让我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才是其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然后便可以望见禾木。翻过最后一座山,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平地,一间小木屋散放着吃草的牛,再远处,便是禾木村,号称是20年前还未变坏的喀纳斯。在最后那段路的时候,天气突然变坏,突然就开始落起大雨下起冰雹,全身湿透,而我那条不给力的老腿,就有如得了神助一般,狂奔不止,也不觉得痛,可见人的韧性是有多强。

而就当禾木村完全展现在眼前时,天气又是突然地开始放晴,身后的阳光照出天边的两道彩虹。其实彩虹应该是有两道的,一道叫霓,一道叫虹,不过通常霓较浅,不容易看清,而此时此刻,整个天空中,圆润的两个半圆;禾木村金黄的白桦树林、河水、木屋,都在彩虹之下,变成七彩的了。这是继小落水之后,第二次真心真意地觉得,想长久留下的地方。我常常觉得,一个地方之于一个人,就如同一个人之于另一个人一样,是要讲缘分的。timing不对,或者对象不对,都可能抱憾。而禾木的彩虹,在恰到好处的时间出现在恰到好处的地点,因为这种缘份,在寻觅的过程中,再怎样的艰苦,都是值得的。就像当年7个小时山路的颠簸之后遇见的小落水,如今,再怎样的伤痛,也都值得了,真的!

Monday, October 11, 2010

西游记(五)

2010年9月27日 喀纳斯-黑湖

今天开始,开始徒步。雇了3匹马,以备不时之需。

从喀纳斯往黑湖的一路,大部分是上坡。从荒原,沙丘,原始森林,各色的景致在这一路。

我给我的马儿编的小辫子

果子和好看

天空中的脸

有很长的一段路,整个山坡没有任何人,只有我们,就真的好像西天取经一样。人在巨大的孤独感中,有时候会禁不住怀疑自己,有否迷路,天黑之前是否到得了。但是除了往前走,别无他法。好在前人留下的路够清晰,好在信念够强,天黑之前,成功到达小黑湖。小黑湖除了山不够陡,没有山垭子,这里就像是另一个天池。

山顶的蒙古包是今晚的住宿地,马儿在毡房外吃草,我们在毡房内烤火,喝奶茶,吃布尔扎克。今晚住的是200一人的埃及法老墓,很挤,却很HIGH。

西游记(四)

2010年9月26日 白哈巴-喀纳斯

不走寻常路,一路颠簸,成功地逃掉了喀纳斯的门票。这是此行第一次逃票(此处省略之前用伪学生证买学生票事件若干),想起那时收到的那张说成功地逃掉鸣沙山的门票的明信片。

逃票之门

在经过喀纳斯的铁桥第一眼看到湖水的一刹那,还是惊了一下。说这里有水怪我信,但可惜的是,后来发现湖里已经开了游艇,而且天气也不好,水虽然蓝,但光线却始终不够。反倒是原来期待不大的鸭泽湖,在傍晚微露的阳光和晚霞下,湖水映射出云朵的倒影,湖边有马儿在安静的喝水,还有出没的野鸭嬉戏,反倒显出些情趣。


喀纳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美则美矣,但又仅此而已罢了。

西游记(三)

2010年9月25日 布尔津-白哈巴

白哈巴村,西北第一村,中国离哈萨克斯坦边境最近的村子。想去那里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去的,必须先去哈巴河县城办边防通行证,而且某些地区的公民(比如台湾、比如香港)是不能去的,连边防证都不能办。一开始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后来遇到一对台湾人才听说的。原来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台湾同胞是不能去自己国家的领土的。当然TG做过的类似的自己打自己嘴巴的事也不嫌少,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件。

哈萨克斯坦湛蓝的天空

界河、铁丝网、去喀纳斯的山路、5号界碑、友谊峰,一切都像极了相似纬度的另一边:长白山地下森林和羊草山。只是没有雪。租了一辆脚踏车,像模像样地戴上头盔。一路上不断地被问道是从哪里来,是一路骑过来的么?很惭愧地,不给力的脚踏车最后成了累赘,没有变速,一变速就掉链子。于是一路艰难地推着上坡,直到遇见两位马夫赶着成堆的牛马向我们迎面而来,近在咫尺却都手足无措地被围困在牛群马群之中,耳边是各种动物的嘶鸣,无力却又奇妙的体验。待到牛马终于散开,一骑绝尘,只留我们在身后怔怔地发呆。

扔了脚踏车,自顾自爬上山头,坐等落日。身后的土丘,好像<东邪西毒>中的大漠,于是就想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句子。大江大海的气魄,正如钢铁,不是一天炼成的。

晚上,吉他歌声聊天酒精,又像极了在泸沽湖的第一夜。在哈萨克民歌声中,又大彻大悟了一遍,怕什么又纠结什么,只管大步朝前走。每一个青旅老板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即便在这缺水缺电的边塞小城。又或者,其实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所知的故事,而人与人的不同,才正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部分,即使你最终想找的始终都是那个不用买门票就能直达你内心的人,他大概也会有你不知道的海鸥双反故事。

Wednesday, October 06, 2010

西游记(二)

2010年9月24日 乌鲁木齐-布尔津

清早离开的时候,遇见一对老夫妇,60多岁吧,想要找伴一同包车,但青旅说非本店住客不让进,因此他们无法看到留言板上可能有的信息,只能遗憾离开。这是继梅里之后第二次遇到一同行走的老夫妇了。能在花甲之年有钱有闲最重要的是够体力徒步自驾看遍世界固然难得,但更难得的恐怕还是能找到这样一个可以一同徒步自驾看遍世界的默契好旅伴吧。所以谢谢你,此刻坐在我身边酣睡的那一位。

乌市去布尔津的长途车,9小时,11:15-20:15,217国道。这是新疆的路,笔直,望不到头,路的尽头还是路。三三两两的车,很远的地方是山,然后是胡杨或者白桦林,有些叶子已经黄了,然后是田地,玉米地、棉花、西瓜地,还有草原,再近些是羊群和牛。我又感冒了,于是在看到一个什么的时候矫情地掉下了泪。

20:00,进入布尔津地界。太阳开始落山,金黄、血橙、朱赤、绛紫、青蓝。山头的上方垂直地呈现出五彩的颜色,然后就是一轮皓月,和整齐的一整排风车。很美!词汇严重匮乏,除了美,不知道该用别的什么形容词了,甚至就连高压线都变得柔软许多。

晚上夜市,烤鱼烤羊排烤羊肉串。亚克西!

西游记(一)

2010年9月23日 上海-乌鲁木齐

3000公里。逆自转方向,从离太平洋最近的城市,飞到欧亚大陆腹地。5个小时。

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虽然是同一个国家,但周围的人都跟自己长得不一样,说不一样的语言,随处可见车牌前两个字母为WJ的车。出发前听到太多威胁论警告论,却始终坚持,如今一样的没有恐慌,坦然过在那个熟悉面孔多过陌生面孔的城市。

在寻觅大巴扎的时候,误闯入了一个维族集市。真是太给力了,满堆满堆的全是水果。红的发紫的石榴,如苹果一般的猕猴桃,像冬瓜一般大的哈密瓜、甜瓜、西瓜,还有蟠桃、紫的绿的各色的葡萄,和一整头一整头的全羊。

晚饭在大巴扎旁富丽堂皇的库尔感吃了大盘鸡、烤肉、手抓饭、石榴汁、酸奶、薄皮包子,背后就是葡萄架。其实我不是很爱吃羊肉的,但是真的不一样。尤其是在看过了夕阳余辉中坐在加长林肯里拉手风琴的维吾尔小伙后。那小伙今晚该上烤全羊了吧。

天气很好。又因为时差,天色还未暗的时候,又大又圆的一轮月亮已经挂在天上。在公交车上看到的那刹那,很是欣喜。异乡的十六的月亮,给所有看不到故乡月亮的异乡人,月未必是故乡明。

想到一个问题,人感到困,究竟是因为自然光线的变化使大脑产生反应,还是因为生物钟调节睡觉的点儿到了,该歇了。不管怎样,西域的第一晚,有皎月,睡得很好。

Sunday, September 12, 2010

每个生命都值得被爱

On July 12, 2000 the Rio de Janeiro police trapped a man who was trying to rob a bus. He took eleven hostages, and the local SWAT team was called.
This incident became known in Brazil as the BUS 174 affair.

According to the official records Geisa was shot four times: one in the face by the police officer and three in the back by Sandro.
The officers who took Sandro into the police van were charged for murder and considered not guilty by a popular jury. They still work for the Rio de Janeiro police.

Geisa是那位最终丧生的人质的名字,22岁;Sandro则是那位劫持犯的名字,20岁。

相似的场景,相似的事件,相似的开始和相似的结局。
据说,这条新闻当时成为巴西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电视台现场直播了Sandro的劫持活动以及警察解救人质的过程。但是,却没有一家进行调查了解Sandro劫持公交车的动机。于是,在“BUS 174事件”发生两年后,导演Jos Padilha与Felipe Lacerda完成了这部Ônibus 174,回放了孤儿Sandro二十多年的不幸人生,探寻这个震惊全国的劫持事件背后的根本原因,从而真实呈现巴西街头少年所面临的暴力压迫。

Sandro从未见过父亲,6岁时亲眼目睹母亲在眼前被谋杀,自此流离失所,成为街头少年。生长在贫民窟,未学过读和写,与其他同样无家可归的孩子作伴,可卡因上瘾。15岁时,亲历Candelaria church massacre再次目睹自己的同伴被警察杀害。

是的,这不是一个好孩子。同样的还有那位菲律宾前警察。他们不辨是非善恶,他们反社会,他们视别人的生命为儿戏。
人们谴责他们,对他们叫嚣,希望将他们“清扫”出去,以为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美好。但倘若他们从来就父母庇荫,生活幸福,倘若曾有人教过他们善恶是非,倘若他们从未成为这畸形城市的一份子,生命和尊严得到保障。究竟是他们的恶造就了这个社会的恶,还是这个畸形的社会造就了他们畸形的心灵。

影 片的最后,屏幕上出现一张全家福。然后Sandro的阿姨说,“I really wanted to bury my nephew. But what would happen if I said I was Sandro's aunt? They would come after me, at my house, at my work...There would be lots of reporters. I didn't want that." "I dressed him in a white shirt. And I told him, 'this is not what you wanted. Your dream was to work and raise a family. But you took the wrong path. This isn't what I wanted for you." "But Jesus will forgive you. God bless you. Rest in peace."

Jesus will forgive you. Jesus will forgive everyone. 然而在这个“上帝之城”里,却依然只有无穷无尽的以暴治暴。

Friday, July 23, 2010

hey man! see ya~~

同一天里,收到两封farewell和一封有些莫名其妙的强制默哀的邮件。


那些话没有准备过,就这样脱口而出了,大概是藏在心里很久了,又或者,只是因为,那些人的人生,是我永远企及不到,所以由衷。

虽然我知道各人都有各人的路要走,我也会说如果那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请努力去吧,但还是会觉得,可不可以一直这样,不要分开,不要想以后。虽然不管怎样,最终还是会有这一天。

就好像本来是碎成蜘蛛网的玻璃,勉强还可以维持一阵子,被这么一戳,彻底分崩离析了。

2010.7.23,两年零23天,开始做一次仪式性的告别,真正的告别。

Saturday, May 29, 2010

SB游

翘班了。用病假的借口,感谢花,感谢晕,感谢豆瓣“请假借口研究所”,帮我想了一个虽然常见但却也十分可接受的理由,逃掉了无聊而冗长的睡觉大会,以及下午可去可不去的足球比赛。

这一天的安排,上午开大会,下午足球比赛,总让我想起以前开班会,而以前每当遇到这类事情,我的第一反应常常是翘,然后回家。现在,我居然还这样。。。

去 SB。听了Sarah的话,没有一大早爬起来,因为总会有人比你更早的,我在无聊的排队的时候就听到一个人说他6点就出门了,鬼知道他住哪里的。。。11 点左右到了后滩,安检很顺利,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本来就是进园低峰,但是蛇形通道在人多的时候固然有用,碰到没什么人的时候就变成考验大家意志品质的时候 了。同样的,在之后等轮渡的时候,它又一次考验了我,不过我经受住了考验。其实,如果只是抱着随便看看,而不是“非看到像中国馆沙特馆这种热门馆不可”的 态度的话,完全没有必要一大早爬起来,为了个SB会牺牲懒觉的大好时光。

进园之后我冲到旁边“只接受票务咨询”的窗口要了一张地 图。其实我觉得入口处应该弄个问讯处服务台之类的,给一些免费的地图啊什么的,也许有,反正我没看到。因为事先研究过大致有个方向主要想看哪些馆,所以看 到后滩进 门硕大的USA浑然不心动,直奔欧洲区去。一路上经过阿根廷馆和南非馆的时候小停顿了一下,阿根廷是因为光阿根廷这个名字就值得驻足了,南非是因为据说我 们公司会在里面有内容。每个馆门口都有人排队,就连安哥拉馆都有人排队,大家都对长毛兔有兴趣么?所以当时是想先把最想看的看到,待会有时间再回来看南非 的,但是没想到,到后来,就变成时间不够用了。

欧洲区的所有馆都至少排队半小时以上,那些热门大馆更是4小时都有可能,比如德国 馆。反正我的主要目标就是法国馆,所以虽然排队的人那叫一个多啊,我还是义无反顾地站在了队伍中间。还好,虽然人多,但持续地在移动,这也是我之后所有排 的队中, 唯一一个持续不断地在移动的队。法国馆的门口竖着一些不同孩子的脸,大笑或者哭泣,没人讲解,所以不是很明白。进馆之后,门口就摆着一辆雪铁龙,但什么技 术含量都没有,赞助商缺乏诚意。上楼之后,各色的城市风景是法国人对城市美好生活的理解,当然还有LV。还有国宝,《晚钟》的真迹,那个天空的颜色啊,那 个光影的变化啊。其实构图/主旨之类的,看看复制品就可以了,真迹存在的意义,在于当下使用色彩的排他性,即便是同一个人,也不再有可能调出与当时一模一 样的颜色来了,更何况还有闪光灯不断地在闪。
法国馆 ★★★★☆ 完全是因为《晚钟》啊

法国馆出来,去了隔壁的瑞士馆。 天气不好,所以缆车停运。但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在排队啊。而且瑞士不像法国,不停地放人进,瑞士馆是放一批人,等一下,过几分钟再放一批人,所以虽然 排队的人没有法国馆多,但等候的时间差不多,似乎更久一点,而且因为不移动,所以更让人心焦。进了馆,就是一圈像望远镜一样的东西,里面的内容是各种环保 /能源 等各个领域的高新科技。然后进到一个小黑屋,看阿尔卑斯山风景,空气变冷,其实就是空调开大一点嘛,弥漫着一股凡士林的味道,凡士林也是瑞士的么?出了小 黑屋,继续刚才的像望远镜一样的东西,内容与之前的差不多,然后,就没了。不过如果缆车开放的话,估计换来的,也是更久的排队吧。
瑞士馆 ★★☆ 那半颗星是给停运的缆车的

本 来还想去旁边的西班牙馆,但看到那排队的人,再加上先前瑞士馆的低性价比,于是逃回来了。又想去比列时/欧盟馆,同样也有很多人。还想去爱沙尼亚馆,居然 也有很多人。。。最后去了相对人最少一点的摩纳哥馆,虽然还是要排队。看片子,从10 000BC讲到3010,3010年的生活居然就像阿凡达里的一样,但是没讲那时人长得什么样。摩纳哥馆里还放了两辆车,一辆是Ferrari F1,一辆是采用电能的新型跑车,大致看了一下各项性能,以电为能源的前提下,参数还是可以的,就是不知道真的投入生产了之后会怎样。
摩纳哥馆 ★★★ 我爱Princess Grace,还有那辆跑车

从 庙宇时期到后现代,从君士坦丁堡到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没什么高科技的东西,但它的过去就足以吸引人了,从最初的村落演变为城市的过程,建筑,城市规划,公 共设施,及与之相适应的民众生活,种种的变化。还有土耳其冰淇淋!!!我本来不打算在SB园花除了吃饭之外的钱的,但是看到那位土耳其大叔现场做冰淇淋的 技术和花样,我还是花了25大洋买了一个球。不很甜,奶油味也不很浓郁,但挺纯天然的。
土耳其馆 ★★★★☆ 今天最大的收获,想去土耳其了

奥 地利馆一进门跟法国馆的形式差不多,以春夏秋冬表现不同季节的城市风貌春夏秋冬,不过奥地利的地上还多了一个互动。开始觉得挺新鲜,后来在别的地方也看到 类似的,就觉得也没什么了。然后坐下来听了一场小型演奏会,拉小提琴的那位很可爱,开始的时候拉错了一个音,于是吐了吐舌头。还有那位拉大提琴的女生,啧 啧。但是老是有人在前面晃来晃去,以及中途离场。
奥地利馆 ★★★★ 音乐是超越国界的语言

欧洲联合馆有两个,另一个多 是黑山/阿塞拜疆这些,而且也不乏排队的人,于是就进了这个,想着这几个国家应该都还是蛮有特色的。马耳他放了一个冗长无比的片子,比摩纳哥的那个还长, 配音的国 语说的怪怪的,再加上不断地有人进进出出,发出噪音,很多内容像宗教斗争啊受哪国占领啊政体变化啊都听得不是很清楚,到最后唯一的印象就是这就是一典型的 南欧国家。列支敦士登就是在说自己有钱,找了一个有着新加坡/马来口音的人来介绍他们的金融/银行/税务体系。圣马力诺感觉上好像是这三个里面最好的一个 了,但是为什么我已经记不起它里面有哪些内容了。。。
欧洲联合馆一(马耳他/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 小国寡民

捷 克馆是之前就想好一定要去的,是因为准备明年去布拉格的缘故。一进门的圣约翰雕像,是从查理大桥上直接搬过来的,应该是要用靠近心脏的那只手去抚摸浮雕, 才会带来幸运。但是他面前围着好多人啊,而且左右手不分的,全身乱摸的都有,于是我默默地走开了。。。除了布拉格,昆德拉,卡夫卡和德沃夏克,捷克人也是 科技先行者,但这一点常常被忽视。捷克人发明了隐形眼镜,发明了机器人,发明了微波加热,发明了治疗艾滋病毒的药物。而这些科技在这里,统统都是可以互动 的。不像有些别的馆,光拿那最知名的穷说事儿,它甚至连昆德拉和卡夫卡的名字提都没有提到,它也只在角落里静静地播放着德沃夏克的音乐。这大概也是我喜欢 捷克馆的原因之一。临出馆的时候听到身边的老外由衷地说了一句,it's cool!
捷克馆 ★★★★★ 最喜欢的馆,没有之一

去了捷克,顺便去隔壁的斯洛伐克看一看。大概捷克太讲科技了,斯洛伐克就讲讲生活。风光片+家庭陈设+衣着风俗,结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斯洛伐克馆 ★★★ 如果有时间,去布拉格顺便也可以去斯洛伐克绕一圈

亚洲区本来还想去印度馆和台湾馆的,还是因为人啊。沙特馆和中国馆我就根本想都不想,今天沙特馆排队排了5小时算很给面子的,曾经有过7小时的。那位坚持 到最后排满7小时的兄弟,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神!尼泊尔不用排队,这是今天第一个都不用排队直接可以进的馆哎~~然后就是各式各样的佛,以及各种各样的人 民币。某个角度看,硬币好晃眼,但是想拍却又拍不出来。好不容易看到一个虔诚地拜佛者,端起相机的时候他拜完了。。。
尼泊尔馆 ★★★☆ 心不向佛,用财买心安,何如

尼 泊尔出来7点半,想着可以8点去看看音乐喷泉,后来走到江边时间还没到,但是已经有音乐和喷泉,喷泉是属于我也可以操作的水平,音乐是走进新时代这类型 的,于是毅然决定放弃,乘渡轮去E片区。说实话我真没觉得夜景有多么好看,不论是园区里的,还是江两岸的。渡轮很快,下船的时候听到旁边的人在说,这么快 啊,我以为至少得开半小时。。。天那,你以为是太平洋吗?有了尼泊尔不用排队的先例,我以为浦西都可以轻轻松松搞定,没想到第一个台北馆就来个下马威,门 口的志愿者MM说要排20-30分钟,里面看要看30分钟,此时已经是8点15了,算上这里连排带看一个小时,我还有45分钟看余下来所有其他想看的案例 馆,怎么来得及啊。。。不过还好,事实证明,志愿者MM是骗人的,不过关于排队20-30分钟这一点,她是对的。进门之后先要大家都入座了一起开始看王力 宏代言的片子,等所有人都入座就已经等了好久,然后那个讲解又啰哩啰嗦讲了一通,看看周围别人好像都很安静地在听,是不是就我一个太不耐烦了。而且很讽刺 的是,台北馆当中那个号称目前为止最精细的LED(间距3mm),是富士康赞助的。台北馆其实就是两个片子,第一个是候孝贤导的3D,讲台北风土人情,什 么101啊,淡水河啊,阳明山啊,西门町啊,士林啊,等等,总之就是忽悠大家去玩,不过其实片子拍得还是不错的。第二个片子就开始围绕主题了,无线宽屏和 资源回收,而且是用360环形投映,但是我觉得它讲得有点过了。什么利用无线宽屏技术,在工作的儿子可以实时看到在阳明山游玩的老人和自己的孩子,然后老 人突然高血压,儿子在工作中可以通过无线宽屏马上得知,然后马上通知医生,医生马上开出治疗意见,然后老人就恢复了。。。。就算技术能达到,还有人的因素 呢。至于资源回收,它说可以做到0排放,同样的,还有人的因素。这其实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最不易被解决的问题。
台北案例馆 ★★★★☆ 败笔在于啰嗦的讲解

同样是由于布拉格,所以才选择了这个联合馆。这个馆里几个不同的城市基本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水,或者是水循环/水治理,反正就是跟水有关。由于是联合馆,所以都只是轻描淡写,加上我自己时间有限,也就匆匆忙忙看了就走。
案例联合馆四(布拉格/马尔默/日内瓦/苏黎世/巴塞尔/巴黎大区) ★★★☆ 轻描淡写,深度不够

我其实是想看未来我会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当然前提是如果我还在这座城市里生活。核心应该是自动化,例如可自动升降的灶台,一碰就可自动打开的抽屉,可自动升降的床,还有机器人。
上海案例馆 ★★★★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这是号称零碳的伦敦。内容很丰富,围绕着碳排放来做文章。从公共空间到私人住宅。最有趣的是6套零碳样板房,不仅环保,而且外观也很漂亮,当然一切都只是模型。这是我今天最后一个馆了,走马观花式地完成任务。
伦敦案例馆 ★★★★☆ 零碳生活

当 然还是有遗憾。比如过低地估计了浦西E片区的人流量和所需时间,导致城市案例只看了4个,有2.5个还是打酱油的走马观花。如果说国家馆更多地是宣扬文化 忽悠大家去旅游去买东西,城市案例馆反倒是更贴合SB会的主题的。对我来说,案例馆的内容相对有些不用心思的国家馆来说,其实是更加有趣和发人深思的。但 是因为时间关系,威尼斯(我觉得它应该会讲水利方面的内容),汉堡,马德里,澳门,巴塞罗那等等都没有看,哎呀其实每个案例馆我都想看的说。

感谢带小帽挥小旗的旅游团和操着祖国各地口音为上海旅游业做贡献的人们,有了你们,SB更精彩。

Tuesday, May 25, 2010

最新一集的criminal minds,很结合时鲜地提到SNS犯罪,甚至联系到最近势头很劲的location positioning,于是facebook, twitter, foursquare都或多或少地被拖下了水。凑巧的是(或者也不是凑巧),Time Magazine May 31的那一期,将会以facebook做封面,封面上的headline写着的是,...and how it's redefining privacy。而Mashable也适时地发布出Are You Planning on Quitting Facebook?的 survey,就目前的results以及comments来看,1/3的投票者明确表示了I like Facebook. I'm staying,1/3的投票者就privacy投出了反对票,I don't trust it with my personal infomation。当然也有些死性不改的叫嚷着要求增加"changed to twitter"选项(嗯,以上这句话已经不客观了,收回)。很有趣,准备持续关注。

而我想说的,不是关于privacy的问题。每个热衷SNS(从之前的blog到现在的围脖)的有自理能力的成年人,或多或少都是自愿将自己的种种 privacy公之于众的。所以怨不得别人,即使因此导致了严重的甚至上升至暴力的后果,自己也应负有部分责任的。我想说的是关于 communication的问题。

CM这一集的编剧对SNS的态度显然是消极的,从Rossi的口中讲出:

Can somebody explain to me the appeal of these sites?
"Eating Sushi tonight. Yum."
"Boss is keeping me late at work. Grr."
Whose life is so important that we'd be interested in this kind of detail?

而Morgan只能尴尬地回答:

I mean, noboday is. But we'd all like to believe there's actually an audience out there.

流连于SNS的人们渴望被关注。我们写下今天的早餐午餐晚餐分别吃了什么,写下今天遇见了什么朋友做了什么事,无非是希望有人能看到,然后留言,甚 至哪怕只是看看哪些人浏览过我们的页面的。所以SNS很贴心地有了最近来访,从一开始只可以查看访问过页面的人数,到可以查看访问过页面的具体的人。这是 自恋的暴露狂。但Internet如此海量的信息,如何博点击数博关注,是夺人眼球的message,还是恰到好处的timing?

而另一方面,我们却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不出现在别人的最近来访名单中。偷窥总有快感,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在虚拟空间,这种快感在于偷。

George Bernard Shaw的话,The single biggest problem with communication is the illusion that it has taken place. 我们孜孜不倦地暴露和偷窥着,到最后,会不会其实只是各说各话而互不自知。无论暴露或是偷窥,都只是由于寂寞,因为寂寞所以想要倾诉,因为寂寞所以想要了 解他人。但全世界都在滔滔不绝,却没有人安静聆听。而真正能享受这种寂寞的人,内心定是强大了。

最后一句话,我还是搞不懂互联网。但或许我只是搞不懂我自己。

The Internet is the first thing that humanity has built that humanity doesn't understand, the largest experiment in anarchy that we have ever had. -- Eric Schmidt

Wednesday, April 07, 2010

看骚为主,行山为辅(六)

2010年4月5日 澳门-珠海-上海 阴

反正我就没有看到太阳的命了,最后一天了,还是阴的。而现在坐在飞机上,一万米的高空,下面是厚厚的白云。这是每次搭飞机都会有的感觉,虽然明知道目的地在何处,但就好像永远也走不到终点,更何况,坏天气引发的感冒,让我现在很痛。

早上去教堂,错过了复活节错过了周日弥撒,还会有下一次的吧。有信仰是好的,不论那是什么。可以安宁,是信仰所能带来的最大的力量,即使周遭嘈杂混乱,也无需靠ipod来将自己的听觉与外界阻隔。所以,每次被问到“怎么不说话了”的时候,我都只会微笑。

沿议事亭,玫瑰堂,大三巴一路走,人也是越来越多。听到一队旅行团的人说,应该早一点来的,早一点来人就会少一点,觉得很可笑。但是又一想,其实这许多人中间,我也占了其中之一啊。所以下一次,要不然我也凌晨三点一个人夜游大三巴,去看那些殉教的死难者。

某人,帮你看了恋爱巷了,不错。但是我在炮台顶和氹仔的土生葡人博物馆都见到拍婚纱照,却单单没有在这里看到。很多人在恋爱巷的墙上写字,多是我爱你你爱我之类,但是有一段,“猪头Dean!!下次失散了,来这里等我。Bee 2009.5.24”。我不知道这曾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只是希望,所有关于等待的故事,都可以善终。后来,跟IKEA小姐谈起这段,她说我的盘里应该有双鱼,后来回去研究了下,除了金星,我的水星也是双鱼,水星是管什么的?

大三巴的另一边,西坟马路,市中心内的坟场。7年前的4月1日,哥哥抛下这个世界;4月2日,耶稣为救世人甘愿自己死去;2010年4月4日,澳门西坟马路和隆街口,的士与电单车相撞;4月5日,正清明。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祭扫过了,但我常常会想念你。我想,你知道的。

看骚为主,行山为辅(五)

2010年4月4日 香港-澳门 阴

买到了最后两张去澳门的船票,然后,因为要去妖尼果洛头地方吃妖尼果洛头的早饭,而差点误了船。赶在最后一刻上了船,突然就想到了张爱玲。好吧,我想太多了。

乘赌场的免费班车到氹仔,威尼斯人其实挺令人失望的,
氹仔也是。本来巴士就少,居然一连两辆开过,看到有人招手还不停,太过份了。后来被问到,如果一个人等车,一连两辆都不停会怎样,我说会继续等。尤其是一个人的时候,我就是会很死脑筋地等,而且等越久,去路环的想法就会越发强烈,就是一定要去,死都要去。

最 终还是等到了车。一开始人很多,而且路都不是直的,所以一直都要转弯,紧抓扶手。有那么一瞬间,想起晕在武汉的明信片中写的那句话,我到底是发了什么神经 跑到这个地方来。对了,中大应该是有新院的,叫传播与设计学院,如果你看得到。但是很快这个念头便一闪而过了。没错大家都想要安逸的生活,但陷在安逸里太 久,我们就都不是我们了。可以在出差时对酒店的房间挑三拣四,但在一个人出门的时候就住只有一张床的旅店,甚至哪怕是青旅男女混住八人间。

到 路环,吃安德鲁饼店。老实讲我从来没觉得什么东西是可以好吃到终生难忘无以复加的,没错它是好吃,外脆里嫩,但是再好吃它也只是食物,功能是填饱肚子。至 于味道,其实我已经记不清了。某位同学大概又要对我无语了,某些时候实用主义到冷酷无情,某些时候浪漫主义到无可救药。嗯,我觉得该同学已经要被我作死 了。圣方各济教堂,周日弥撒过了时间。某一段时间,整个教堂里只有一对情侣坐着,看着眼前蓝的天和主的像,一切都很安静,只有音乐声。外面的刀叉、嬉戏, 都与这里无关。然后就想起那时在巴肯山看日落,坐在前面的那对老人,就那么依偎着看太阳一点点落下,就像他们的人生,但是,夕阳无限好,没有后半句。当然 我是闯入者,但所谓闯入者,是与他们无关的。

沿着十月初五街一直走,一直走到竹湾,走到黑沙。其实在竹湾的时候,我有想过不要再走了,到 此为止就好。我不知道前面还有多远,是不是来得及赶回澳门岛,如果错过了预先订好的CHECK IN时间,旅店是否会帮我保留。就好像人生,因为有太多牵绊,所以注定无法了无牵挂地上路,就好像我必须得开通国际漫游,以免有人找不到我;就好像收到老 板的短信,我必须得回复说SURE,虽然我心里的声音在说SHxT。说到这个,据IKEA小姐说,某位甚喜说FxxK及其各种形式的同学,居然在她面前很 文雅。好在最后,还是去了黑沙,并且再一次HIKING,这让我觉得,除了看演唱会和电影,我此行最大的目的就是爬山和对着海发呆了。不过沙滩的的确确是 一个多么适合发呆的地方啊。不同的是,一个人发呆,有任何想法就可以立即记下来;两个人发呆,对方是谁便有多么重要。不过,只要记住,就都是好的。

回 澳门岛,天色已经暗了。在寻找旅店的时候经过一条小巷子,当时觉得很棒,即便在黑灯瞎火的情况下。没有拍,待要再想起,便已经错过了,而错过便就是错过 了,没有再寻找的必要。我发现其实我也不是那么爱拍照,一来是觉得自己功夫不到家,我手未必能写我心;二来是觉得,照片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很私人的情绪, 这也是我不喜欢与人分享的原因,分享了也未必能了解。而至于那些没被拍下的,留在脑中,记在心里,就好。

午夜,1230,大概是刚到的游客问旅店老板是否还有空房间。在一个不属于我的地方,即使得到得再多,却依然是空的。

看骚为主,行山为辅(四)

2010年4月3日 香港 阴有雨

港大。复活节假期有Dr.还在工作,比较文学系。门半开着,一张书桌,以及背后绕墙一周满满的书架。于是便被震住了。但是其实这才是Dr. office应该有的样子,不是么?

每 所大学都是这样,文科就挤在同一幢古旧的房子里,每个科系只占一层,或者半层,甚至更少。而理工科却可以造高高的新楼。说什么好呢?也许不太恰当,但是不 是意味着,文科的财富在于精神而理工科则在于物质?陆佑堂到处有指示,想起那年某位同学说在片子里有客串,虽然我仔细地看了一遍还是没找到。

回上环找藏在妖尼果洛头地方歌赋街的九记,节假日关门。。。囧。于是进了隔壁牛记,双拼粉,鱼蛋加牛腩,我就是死也要吃到牛腩。茶餐厅没法讲英文,于是又是普通话和广东话的对峙。我忽然在想,像我这么喜欢去犄角旮旯地方的人,到南美啊东非啊这种地方要怎么办?

看 电影前还有时间,于是又去星光大道晃了一圈,好多同胞啊。我只是觉得,这样子把别人的名字和手印印在地上,被人踩,其实是种很不尊重的行为吧。更不用说, 大家都围在李小龙雕像前拍照,王家卫却只能默默地待在一边,被无数人踩在脚下,甚至他们也许都不知道,自己脚下踩的是王家卫。人家好歹也是位很酷的导演是 吧。当然,如果当事人不介意,我这个局外人在这里发表什么意见啊。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有的广东话我听得懂有的听不懂。听得懂的都是官方场合 使用的,那些非官方的聊天闲谈之类,则基本就无法了。文中心的那部电影,上座率极高,据说票房是满座。但是为什么我完全不明白导演想表达什么。有些技法第 一次看很新鲜,但在同一部电影里出现十次以上,就要让人开始怀疑导演的动机了。而且,演到最后只看到各种姿势的交合画面,难道满座是因为大家都冲着三级的 噱头来得?Anyway,至少广东话我可以听懂八九成了。

晚上的父后七日,观众席常常爆笑。当现代和传统之间的矛盾汇聚在一起,确实胡闹 荒谬,但婚姻不会因为有了风光的婚礼就会变得更幸福多少,思念也不会因为有了隆重的葬礼而淡去几分。即使在那几天不知何时该哭何时不该,最后麻木到可以需 要哭时立即落泪不需要时又立即恢复正常,还是会因为那只是半秒钟的想起却止不住一个半小时的眼泪。至于观看的人,在看到某个父亲教骑车的画面时,哪怕也只 有半秒钟的想起,也便够了。

回去的时候,遇一说国语的男人搭讪。我还好心停下来,以为他有什么事。一口台湾腔还说自己是北京来的,说了一通也不切入正题,绕半天说需要帮忙,一听就是骗子。哎,同胞啊。。。

看骚为主,行山为辅(三)

2010年4月2日 香港 多云-阴有雨

我错了,我不该说赤柱是乡下的。人家明明是富人区,离岛才是乡下。港岛的巴士司机不让跟 乘客讲话,大屿山的不仅讲话还打手机。虽然不太安全是真的啦,但是感觉就是比较有人情味啊。况且,从梅窝到大澳的那段公路,已经完全可以把这些统统抵消掉 了。左手边是海,右手边是村子。草场外是水,公路边是礁石。

山上有修路,在检修路段两边各会有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完全不似当初去王家大院,堵在中间往前前不得往后后不得的尴尬。车开到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好吧,我就是这么喜欢来这些妖尼果洛头地方。

大澳其实是个挺破的小渔村,复活节周五的早晨,这里安静得只听得到水的声音和鸟儿的叫声。天气很舒服,不冷不热,有海风吹着,虽然昨天之后我好像已经有点感冒了。

在 大澳乱晃,又晃到墓地,我还真是。。。还有懒散得躺在路中间的狗。忽然我觉得这里很像越柬,一样的一根根插在水里的铁皮房子,这里叫棚屋,那里叫什么忘 了;一样的不管何时都能躺在路中间睡着的狗。然后我好像迷路了。果然人是不能夸的。走到一条远行去东涌的路上,一眼望去一边是海一边是山当中一条小路,跟 在我后面的大概是回祖屋的父子三人,刚扫完墓。于是我原路返回,在岔路的地方改走另一条路,便到了街市了。吃了茶果,就是花生芝麻馅的糯米团子;吃了车站 豆腐花,加了姜汁和糖之后就像姜汁撞奶,没什么豆腐味道。鸡蛋仔阿伯,没找到。在街市转了三圈都没找到,不开心。而且整个街市就没看到鸡蛋仔这个东西。后 来又在一个妖尼果洛头地方,通往少林什么中心的地方终于找到卖鸡蛋仔,虽然不是戴墨镜的阿伯,就姑且权当是了,找到这个也很不容易了。出海看白海豚,同样 没看到,下次去广西看吧。不过船坐得很爽,下雨,浪很大,船很小,速度很快,很颠,浪还差一点打到船舱里,某只大概要晕了。欧耶,我好爱坐船。而且在海上 转了一圈回来,雨好像都不下了,莫非因为浪太大打在脸上,陆地上的这些都不算什么了!

回梅窝,寻觅南山古道和瀑布未果,绕到最后发现回到 了沙滩,基本上就是沿着某条道把梅窝绕了一圈,然后第二次发现跟我有同样熊猫T的同学一枚。昨天在赤柱,沙滩,今天又是在沙滩。沙滩果然是个适合穿着 CLOT乱发呆的地方。EDISON我对不起你,反正我的CLOT不是真的。不过绕梅窝一周的路上,意外发现奥运径,不管怎样这也算是有意义的一条径了。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一路都是好风景,找不找得到目的地,有那么重要么?(呃,现在耳边响起的是夕阳无限好的尾句)

回港岛之后乘半山扶梯去 SOHO。去什么地方,就像看什么电影听什么唱片一样,有时只是因为一个名字,一张海报,或者一张唱片封套。之前每顿都吃茶餐,太亏待自己了,今天吃顿好 的,墨西哥菜。哼,讲英文他就回英文,讲国语他就回广东话,姐姐以后去哪张口就先开英文。背景音乐放着Enrique西班牙文的HERO,正吃得欢,收到 老板短信,叫我早点去上班。人生啊!

看骚为主,行山为辅(二)

2010年4月1日 香港 阴转多云

城大抵是相似的,但乡下却各有各的好。

早晨走出旅馆的时候,弥敦道上的人还只是三三两两,然后一进地铁站,立记得就换了一副情景。7:30的时候,上海的地铁是否也是这般?

在中环搭巴士,从满是高楼,到开始向山上走,再到后来,完全只看得到树。香港的巴士不报站,于是我在心里默数现在是第几站。到第14站,旁边有SHELL加油站的地方,跳下巴士,上山。

这 座山有个美丽的名字,紫罗兰山。上山,先经过一条车道,菲籍家庭助理牵着狗,还有各种名车开过。之后,就开始独自行走。哪里都有山,但哪里的山可以望得到 浅水湾的海,听得到远处船的鸣笛声,而呼吸着的,却是满满植物的味道,和虫子的鸣叫。香港很小,却也因为它的小,花上半小时的时间,就立即像到了另一个完 全不同的地方。

在山里走的一路上都没遇到人。很好。可以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想发呆就发呆,想唱歌就唱歌。就好像,这整座山都是我的,整个浅水湾都是我的,整个香港也都是我的。

很 累。在完成了前2/3的路程,正要开始赤柱峡道的时候,觉得这算什么徒步线路,未免也太小儿科了吧。于是,赤柱峡道马上就给我颜色看了。长长的望不见头的 上坡,然后下坡,然后又上坡,又下坡,周而复始。路不算难走,但上坡的台阶间跨度很大,走每一步都得做很多功。然而一切,在能望见STANLEY的那一刹 那,又都变得美好起来。天上,一对麻鹰飞着,盘旋,整个天空都是属于它们的。天气不算好,但远处船的后面,隐约有南丫岛的影子,并且在这里,见到了整座山 里见到的唯一一个人,还是老外的脸孔。

下山的时候,收到短信,RHEA的那位姑娘OFFER了,生活于是又平添了些许美好。

STANLEY BAY,吃西多士的时候,又一次听到EASON,陀飞轮。下午,太阳终于出来了,汗出了一拨又一拨,衣服于是就湿透然后被海风吹干,一走被太阳一晒又湿 了,然后又吹干。该去的地方都去过之后,坐在沙滩上发呆。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好像不是在香港,周围充斥着白人,东南亚人,中国人的,各种颜色的皮肤, 各种口音的英文,又或者,其实这就是香港。然后在一瞬间,出出窍的灵魂又突然回来,因为看到一个中国人的脸,穿着高跟鞋,站在海边的礁石上。后来事实证 明,的确是内地人士。然后我就忽然想到,要是在国内,这是不是早就圈起来收了门票。看到一对小情侣,互相帮对方抹防晒霜,看着看着就笑出来了。反正,这样 子的下午,就是应该被浪费的。

另一个很奇怪的现象,EASON讲的粤语基本7成都能听懂,但平常人讲的,基本等同于外星语言,不知何故。

从 赤柱回来,靠着被艾伦同学称之为女人的直觉的东西,在基本等同于瞎子聋子的情况下,正确地在太古中心下了车。这个时候,尤其明天还放假,像艾伦这般西装革 履的同学,应该在兰桂坊HAPPY HOUR啊。所以,十分感激牺牲了宝贵时间的艾伦同学的陪同,以及那顿我吃相不太好的晚饭。话说为什么我想到了花伦。。。。

走路去看维 港。我一直觉得,单就维港来看,香港和上海是相似的。一样的高楼,不过就是一个高些一个矮些,一个多些一个少些;一样的水,不过就是一个是海一个是江,一 个蓝些一个黄些。然后,这一天的高潮就平静地到来了,金紫荆边的法轮功小摊。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双方各执一词,但没有一方说得是百分百真相,那被蒙蔽双 眼的无知群众如我们,还可以相信谁?王力宏说,相信自己。呵呵,愚人节快乐!

看骚为主,行山为辅(一)

2010年3月31日 上海-深圳-香港 多云

下飞机的时候,深圳28度。3月末4月初,冷气已经开起来了。在上海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穿多了,果然,又多一样东西成了累赘。坐在深圳机场等大巴的时候,有人前来搭讪,问要不要看相。他说我今年是过渡期。都2010了,本命年了,还过渡什么啊!单身人士过渡到已婚人士么?

大巴走广深公路,这是明哥的歌啊。“如時代冷酷 也要去上路 如前面有路”,晚上还会有EASON现场版的禁色。

然后过青马。虽然一切都很熟悉,还是忍不住感叹一下,有山有海的城,真好。况且这海还是蓝的。

话说我的旅行从来没有碰到过艳遇,总结出来,是我一个人的时候,不太爱搭理人,还老摆一张臭脸。今天遇两名搭讪者,回答完他们的问题之后,转过头我就不理人家了,所以也难怪。

放 下行李之后,去庙街吃饭。最后去了澳洲牛奶公司吃了名声在外的多士+炒蛋,也没有传言的那么好吃啊!我不知道是我对食物真的不CARE,还是要高到无以复 加,往往两个极端之间的差别也就在一念之间。庙街随便逛了下,连着两个小摊在放EASON,因为这是人家的主场么?不过想想,就是因为他太俗,俗到劲,我 才爱他吧。然后,在回来的时候,路遇疑似流莺。呃。。。这地方,这时间,能有生意么?

红馆,第一次红馆。同样的桥段,同样的噱头,演那么 多场,我觉得他累了。事实是,他也真的累了。在他一开始讲话的时候,我就开始哭,讲到,哥哥,你的身体好吗的时候,眼泪就已经一滴滴往下掉。然后是浮夸, 好像要用尽所有力气,那么声嘶力竭却疲惫的声音。第一次听演唱会听到掉眼泪,我也不知道我这是怎么了。还好,之后他就开始鬼马,即便如七百年后这种,都可 以引伸出笑话,但我始终觉得他是累的。

最后安可,只一首天下无双。没有嘉宾,(其实千FA,梁柄,小谢,AT17都来过了,也没谁可来了吧,莫非谢安琪?)他穿着DUO的广告衫,黑衣蓝裤,坐在舞台中间,说多谢你们。之后,任凭叫破喉咙,他也不出来了。灯亮了,散场了,谁都心酸过,哪个没有。

我只是惊讶地发现,原来好多歌的广东话词,我全都记得。

Wednesday, March 24, 2010

她很可爱,会偶尔撒个娇,让人无法抗拒;

她很成熟,思想深邃独立,让人目瞪口呆;

她很脆弱,会因为一些事突然泪流满面,尤其是那个叫离别的;

她很坚强,任旁人如何打压,也咬紧牙关不认输;

她很冷漠,从不主动说放,只冷冷旁观;

她很温暖,会在深夜拨通电话,抚慰寂寞人的心。

如果你不懂,你只是还不够了解。或者,你还不够幸运,有机会去碰触她的内心。

她24岁。

暗恋过,心伤过,好胜过,淡然过,逃避过,勇敢过。

天黑了。天亮了。

Thursday, January 21, 2010

国境之北发如雪(八)

2010年1月16日 长春 晴

到长春,22℃到16℃,当然零下是可以忽略的。但是,由衷地说一句,好热啊!

伪满皇宫,不小,虽然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未免有些寒酸。室内多是欧式风格,和各式的大吊灯。好现代的皇帝啊。长春今天是个好天气,中午时分,暖暖的阳光透过大大的落地玻璃洒进来,光线漂亮极了。

据说上海下周二最高可达成19℃,零上的,近70℃的温差,身体已经可以自由适应游刃有余。

国境之北发如雪(七)

2010年1月15日 长白山-安图 晴

晨练的内容,是登山观长白瀑布,顺便看到了日照金山。冬天的瀑布,水量少了很多,再加些绿色的冰川,雨崩的也大约如此。自然不如夏天的壮观,但清晨时分,空无一人的山谷中,到自有一番宁静的风味。去往瀑布的途中,吃了温泉鸡蛋,外嫩里焦,味道还不错。而更令人惊喜的,是由温泉通往瀑布的那300多米的玻璃房子。夏天应该无异,但冬天室外是雪,室内却也是一根根如溶洞钟乳石般倒挂下来的雪柱,尤其在其中一段,瀑布的水流经室内,冷热空气交汇,雾气蒙蒙,真有股恍若仙境般的感觉。

下山,滑雪,摔了N次,手酸腿酸,下次也许还要接着再摔。

去安图,这个曾经只在学校后面看到过的名字,一路上听到的,也都是上甘岭之类好神奇的名字。盘坐在铺满整个房间的朝鲜大坑,吃牛肉汤,石锅拌饭。

22:37,K7368,安图-长春。

国境之北发如雪(六)

2010年1月14日 长白山 晴

很难得的,一睁开眼就看见阳光灿烂。看天池去。

一路颠簸,经过72道弯之后,一块巨大的白色冰体赫然眼前。远处是山,山那边是朝鲜,山的上面是厚厚的云,云的上面是蓝蓝的天。

都说夏天的长白山更美,漫山遍野的花不同海拔高度上生长着不同形态的树,绿的蓝的水,那时的天池与天一色,四周长满各色的花。有人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其实哪里的水不是天上来呢?

主峰上风很大,大到可以把人吹下山崖,但仁甚于智的原因,至少于我,在于“一览众山小”的那种感觉。

下午去地下森林,开始是长长的一段无味的铺垫,厚厚的雪是“打雪仗比赛几号区”,一眼望去都像是松树的树前,插着各种不知名的树的指示牌。走了很久这样的路之后,到了洞天瀑布和谷底森林的岔道。先往左走,看洞天瀑布,下了很多台阶之后,水声开始越来越清晰,渐渐的,在林子深处,越过雪地,一条小溪在眼前潺潺流着。沿着小溪一路往上走,穿过小桥。就在脚下,瀑布从水帘洞里奔泻而下。此时的阳光刚刚好,射在雪上,射在水面,射在枝叉上,都泛出一丝金黄。

谷底森林那条路,又是不得不穿过一段长长的铺垫。只一瞬间,眼前一下子豁然开朗,脚底下是树,长在山谷中间,山谷的那头,遥远的那头,想像中一头梅花鹿朝我飞奔而来,完美地就像好像仙境一般。

忽然间我觉得,这一季长白山的好,全不在天池,而在于这一串长长的铺垫之后,带给我们的莫大的惊喜,又或许,正因为有了这长长的铺垫,惊喜才更显得弥足珍贵。

晚上,就着星光,看着雪景,泡着温泉,安然入眠。其实,人生啊,不也莫过如此。

国境之北发如雪(五)

2010年1月13日 雪乡-二道白河 阵雪

9个小时在路上,跨越黑龙江和吉林.

右边是只看得见白色的山,左边是冻成一索冰的江,中间是我,手里捧着"忧郁的热带",好像很不搭.

进入吉林境内,与黑龙江最大的不同就是,所有公共的文字,比如公路指示牌,商店标牌之类全都用汉语与朝鲜语两种语言写成.于是发消息问劳改他是汉族还是朝鲜族,得到"你看我哪里长得像棒子?"的回答.好吧,像是的确不太像啦.

这一路的辛苦,是看着别人自己也好似过了一生的辛苦.经历了种种之后,再次得出一结论,身体好,比什么都重要.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如此.

国境之北发如雪(四)

2010年1月12日 雪乡 多云,阵雪

不幸的是,所谓人性,即是人都逃不过.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人应该都会选择安逸吧,尤其是当安逸的日子过久了之后.因此,我终于还是没有在凌晨3点半起床,在-30℃的室外爬2小时的山去看日出,并且还安慰自己说,一年365天,日出年年有,哪里不都是同一个太阳.

幸运的是,始终有个神,住在我的心里,他让我忠于自己,去做一切想做的事,去一切想去的地方,去看一切想看的东西,不为了与人炫耀我走过的路有多少,不为了单纯与人分享旅途中的观感,不为了拍很美的照片给人欣赏,只因为我想去,于是就去了.最终还是顶着严寒爬了洋草山,虽然比预计时间晚了4个小时.但是这一路的雪,躺在雪地里不想爬起来的欢欣,风吹过被树上掉落的积雪洒满一身的惊喜,除了快门咔嚓声听不见任何其它声音的安宁,还有到达山顶那一刹那的开阔,这一切的获得,也许都比为了看日出而看日出而来得更为难得和珍贵.

国境之北发如雪(三)

2010年1月11日 哈尔滨-雪乡 多云

很早起了床,坐车去雪乡。

先是从周围的植物上有一点雪,但路基本上都是干净的;到周围是大片大片的雪原,但路的中央部分还是清楚的;再到周围有是大片的雪原,加上一些针叶植物,看得清是路的部分渐渐变少;再到最后周围是针叶植物加雪原,路已经看不清楚,眼前只有白色。

下午2点左右到了雪乡,觉得其实也还好。其实路上的有些地方,特别是在那无名山的山娅子里,背景是有雾淞的树,眼前是大片的雪原,没有人的痕迹,像一片巨大的奶油蛋糕,近一些的地方是一朵一朵小蘑菇,圆圆的,极其平滑。

吃晚饭的时候,生平第一次喝了白酒,好辣,咳嗽越发厉害了。

雪乡的傍晚最是漂亮,在天色刚开始暗,红灯笼开始点亮的时候,白的雪,红的灯。但是真是冷啊,在户外待了2个小时,就已经不行了,虽然衣服还没穿得最多,但跟哈尔滨明显不是一个级别的。。。而现在却坐在烧煤的房间的一墙之隔,又热得不行。。。

明天打算3点半起床,冒着严寒走两小时路去羊草山看日出,把能穿的都穿上,希望不要被冻伤了回来。

国境之北发如雪(二)

2010年1月10日 哈尔滨 晴

上午果戈里大街,下午中央大街,晚上冰雪大世界。

觉得哈(注:此处应为第三声)市是一个值得慢慢品的地方,虽然我从来对城市并无大爱。所以对于仅仅留了一天在这里,很多地方都是走马观花,就连中央大街都没有从这头走到那头这一点深表遗憾,不过应该很快就会再来吧。

有历史的地方,总是值得细究的,尤其是走几步就能见到保护建筑,走几步就能见到或东正或基督或天主(虽然我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具体区别),或拜占庭或哥特式的教堂的哈尔滨,更何况这里还有也许已不太正宗,或者正宗了也不好吃的俄式餐馆,以及排长龙的冷饮店。

得说一句,在零下十几度的户外吃冰棍和一口将一整个冻草莓塞嘴巴里的感觉,一个字,爽。虽然嘴里都被冻得差点没知觉,胃也不知道能不能承受这样巨大的变化,但是,真的爽。

白天很短的地方,让人容易产生凄凉感。下午4、5点太阳开始落山,明明在上海也许都还没下班,可是这里都已经吃完晚饭可以洗洗睡了,当然也是因为外面实在太冷,天又太黑。但是一江之隔(虽然江已是一块大冰了)的冰雪大世界却没有这样的感觉。冰灯说实话没什么好看,不过全都是人工的,但乘冰滑梯,不用任何阻力,飞速下滑,很是刺激。还有绕着新加坡狮子骑冰上自行车,总是绕着绕着就撞到冰壁。。。

回到市区之后,街上已经没有几个人了。在冰雪大世界听到一个妈妈跟孩子说,跟上,别走丢了,哈尔滨人口少。当时觉得她在说笑,但是回过头来想,也许是有根据的,在极其中心的地带,天一黑后,基本上4点左右,街上的人就渐渐变少,加上迅速下降的气温,整个城市都有种渺无人烟的萧瑟感。

国境之北发如雪(一)

2010年1月9日 上海-长春-哈尔滨 多云

室外温度 从5℃到-20℃
室内温度 从5℃到25℃

到长春的时候觉得还好,-13℃,那些露在外面的部分也不觉得怎样,体感最多像上海的零下7、8度,但是一出哈尔滨站,露在外面的部分马上就觉得不对了,液态部分马上就变成像冰晶一样的东西,不过,只要是被遮住的部分就还好。但是到了室内,好热啊,热到跟上海的5月差不多,还好身体可以适应接近50℃的温差。

今天就是差不多10个小时在各种交通工具上了,照相机拿都没拿出来,明天开始正式工作。